ATA排线规则
符合ATA-5以后规范的80针排线拥有蓝色、黑色和灰色3个联结头,其中蓝色接头必须与主板IDE接口连接,黑色接头则连接主硬盘,灰色连接连接从盘。这个顺序不能任意颠倒,它与排线中的信号定义有关?按照规范,排线连接头的第34针脚(PDIAG-ground)必须与主板IDE接口相连但不能同硬盘相连,它对应的是线缆中的第67条线。有些排线的第67线位置上有一个孔洞,作用就是将该信号断开,有些尽管没有这个孔洞,但在内部也已经被切断。此外,排线接头的第28针脚信号(CSEL)负责主硬盘识别,它只通过第线缆内的第55条线连接到主硬盘接口而没有连接到从盘上,因此这些接口的顺序是不可改变的。
ATA连接头用共有40根连接针脚,每一个针脚都对应一根信号线。这样40针排线的结构很简单:除可几根专用的信号控制线外剩下的都是数据传输线,信号控制线负责ATA模式侦测、主从盘识别等等控制功能,而数据传输线则用于数据传送;排线的线路排列与连接头针脚按顺序一一对应。而80针排线就不是如此,尽管接口针角的信号定义没有改变,但内部信号线的排列顺序却有了巨大变化,其中偶数线全部为新增加的地线,而奇数线则完全延续原有的40针排线。40根地线与40根排线彼此交错排列,有效减弱了内部信号线的串扰及外来电磁干扰等现象、令数据传输得更稳定!需要提到的是,80针排线的第39线被定义为Key-pin(也被称为IIRC,与连接头的20针相连),主板上的硬盘控制器就是根据这个信号来识别硬盘是否支持66.6MB/s的Ultra DMA 4模式。
上一篇: 汽车线束 | 下一篇: 一个小插座 掀起两百亿美元商机 | 【返 回】 |